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家谱
查看: 723|回复: 1

探访先祖唐焕墓地遗址略记

[复制链接]

39

主题

0

回帖

244

积分

中级会员

积分
244
发表于 2022-10-31 05:1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南仇唐氏家族第十世先祖唐焕,是我们家族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人物,焕祖于明万历44年(公元1616年),壬辰科第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中式,由户部浙江司郎中起历任:保定大名知府,淮徐道兵备,河南按察司使,河南布政使,历官场三十余年,最后由二品正治卿,顺天巡抚致仕。焕祖历仕晚明万历 天启 崇祯三朝,为官清正,廉明,所处无论江湖还是庙堂,始终秉一心为国为民,创立良好的政声宦绩。同时焕祖为培育传承唐门后世优良家风,严格教育子孙,在故乡设立唐氏子弟学堂,著述《训族格言》刻石于家塾训诫后人。青州府志记载:“唐焕为官清正,教子甚严,唐氏家法他族所不及!”这正是我们唐氏家族仁善家风传递的发端。焕祖过世后,谱载青州东关进士马之骥,为之刻铭,葬于兴旺庄东峰山之原。其宦绩载入青州郡志,其灵位入祀青州乡贤祠,焕祖墓地地形如砚台,故名砚台地,原先家族设有墓庐,四时看护,直到解放后逐渐淹没无闻,族人多知道焕祖埋葬在凤山口,但具体地点多不详实知晓。图片

最近在青州媒体上看到如下描述:

青州地方志记载,明朝晚期,当时的益都县南仇社出了一位唐姓进士叫作唐焕,在外地为官颇有政声,累迁至河南布政使,晚年致仕还乡后,有一次途经鸾凤山下的“凤山口”时,不幸去世,家人为他安排后事、占卜墓地,竟然卜得鸾凤山西南一处宝地,据说该墓地呈砚台状,东东依鸾凤山、西望淄河水、南有象山俯卧、北有虎山踞守,墓制规格宏大,唐焕公长眠于此,预示着唐氏家族科举昌盛,人才辈出。据附近村中老人回忆,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还残存有石牌坊、石碑等,碑、坊上镌刻着“钦赐进士”“翰林”等大字。凤山口距离南仇村有二三十里地远,唐家是望族大户人家,于此设有墓庐和守墓人。至今,这块“砚台地”是远近闻名的唐家坟。

鸾凤山最著名的“凤山口”,也有的史书上写作“风山口”,只要是山口,肯定时不时有风来回贯通。“凤山口”仍算是今天的齐王路上的一个“咽喉要塞”,东南抵青州,西北到临淄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,齐国与莒国之间的大道即齐莒古道,这里是必经之地,且有重兵把守,堪称齐国都城的“南门锁钥”。还有一种说法称,此处原名应为“烽山口”,意思是这里是军事要地,北有跑马台屯驻着兵马,一旦遇有敌情,就在南边的山顶上燃放烽火狼烟。

得到以上信息后多次想去探访,一直未能成行。昨天去青州回来路上,忽然想起焕祖墓地事情,遂前往兴旺庄,就焕祖墓地做了一下探访。探寻中村中老人,告知其年轻时村东侧就是唐家坟,现在仍然是村里的集体坟地,焕祖墓砚台地遗址尚在,现仍是一高地,隐约还是一平台。村中老人告知,七十年代前墓前石供碑刻及像生石刻尚存,并卧有天然形成的石龙及石虎。老人清楚记得石供桌?上刻着唐公右文字样。焕祖字蕴华,号右文。确定这个地点的确是焕祖墓穴无疑。现地面遗迹已无存,但询问得知,焕祖墓穴经历解放后历次运动,并未被发掘。焕祖仍在此处安葬。



焕祖墓南侧就是邵庄镇劈山开出的至青州公路:致富路。此山名龙凤山(鸾凤山?),村中老人说凤山口就在附近,此处历史上就是风水宝地,在此范围内有战国时齐国贵族墓葬遗址多处。另外焕祖次子唐珙过世后,葬于月山之阳,也就是现邵庄镇月山村北山坡,三子唐玠葬于益都城西郇家庄也都在附近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020-9-19

-----23世孙行永谨记

(供稿: 唐行永 山东)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回帖

14

积分

禁止发言

积分
14
发表于 2023-10-26 09:15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